一:安装施工的整个流程:1、施工准备——2、图纸会审——3、技术交底——4、材料采购——5、管线施工——6、设备安装——7、系统调试——8:系统电声性能测量 9、竣工验收——10、保修服务
前期准备阶段:分析工程现实,提交设备材料采购计划表、人力资源计划及施工进度计划表,向现场管理和施工技术人员下发任务职责书,并组织培训和项目技术交底,组建项目领导班子、施工队伍,建立相关管理程序及技术档案体系。
在施工设计阶段:配合业主方组织系统方案设计审查会;遵守国家有关设计规程、规范;主持制定系统施工及设备调试方案,制定专业施工设计资料交付文件格式,配合业主方组织系统施工设计图会审,审查管线图和安装图。
施工阶段:组织系统施工协调会;制定施工工程管理制度;参加工程例会,及时处理相关事务;配合工程监理,协调施工;管理协调施工与相关施工单位关系;紧急事件无法处理则与公司指挥部沟通,及时处理相关事务;审核施工队的施工进度;执行工程预算及项目奖惩办法,检查和评估现场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业绩,召集内部工地现场例会。
系统调试:配合甲方和工程监理,组织验收。
售后服务阶段:负责售后服务和系统保障措施的跟踪、落实。
工程验收和培训:
一:扩声系统的验收标准
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工作流程
三:系统培训计划
四:音响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一:扩声系统的验收标准
扩声系统的验收标准依据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以及业主在招标书中所提出的有关要求,其中声学技术指标需达到标书中所规定的要求,即:达到原广电部 GYJ25-86《厅堂扩声声学特性指标》中音乐用扩声系统一级标准。系统其它部分在没有专门的国家标准的情况下,需参照其他有关的国家规范及标准进行验收。可参考的国家规范及标准主要如下:
《扩声系统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HYD4101-1999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88;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 RASTI 法》GB/T14476-93
《主观音质评价方法》
《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GB8898-8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37
《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89 ISO-7831/DIS ISO-2969,招标文件中、合同的相关要求、其它相关行业规范、标准等。
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工作流程
(一) 前期准备:
1、完成收尾工程 做好收尾工程,通过竣工前的预检,作彻底的清查,按设计图纸和合同要求,逐一对照,找出遗漏项目和修补工作,制定作业计划,相互穿插施工。竣工验收资料准备 竣工验收资料和文件是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从施工开始就应完整地积累和保管。
2、竣工验收的预验收 通过预验收,及时发现遗留问题,事先予以返修、补修。务必做到在业主会检前,把一切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问题全部修正完毕,避免遭受业主代表拒绝认可之后,再重新修正施工,造成人力、物力之浪费,甚至延误按期交工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满足工程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即隐蔽工程和非隐藏工程各阶段验收已完成,且验收文件齐全。
4:系统中各设备自检测试、调试的记录及设备或子系统的验收已完成,且验收文件齐全。
5:系统已试运行和试运行报告齐全。
6:各类设计文件及设计更改文件齐全
(二):验收程序:系统验收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一步:系统管线验收:
系统管线敷设完毕、预埋件安装到位后,组织系统管线验收。
验收要点:系统布线的合理性、严密性、阻燃性;系统预埋件的合理性、安全性;
验收依据:国家有关的规范及标准,如:《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T16-92、《电网电源供
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GB8898- 97 等;
验收方式:随机抽点或整体查看或以业主方指定的其他可行方式。
第二步:设备验收:
设备到达施工现场后,进行设备的验收工作。
验收要点:系统主要设备的完好性、真实性及数量;
验收依据:业主在招标书中以及承包方在投标书中的相关描述、工程合同中的相关描述;
验收方式:整体目测并随机开箱抽检或以业主方指定的其他可行方式。
第三步:系统设备安装验收
系统安装及调试完毕后,整体验收时,首先进行系统设备安装验收。
验收要点:系统设备安装的合理性、安全性及规范程度;
验收依据:国家有关的规范及标准,如:《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T16-92、《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GB8898- 97 等以及业主在招标书中以及承
包方在投标书中的相关描述;
验收方式:随机抽点或整体查看或以业主方指定的其他可行方式。
第四步:系统功能验收
设备安装验收完毕后,即可进行系统功能验收。
验收要点:整套系统的各项功能的可实现性及基础的稳定性;
验收依据:业主在招标书中以及承包方在投标书中的相关描述;
验收方式:现场演示所有或个别的功能或以业主方指定的其他可行方式。
第五步:系统技术指标验收
系统功能验收完毕后,进行系统技术指标验收。
验收要点: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
验收依据:国家有关标准、业主在招标书中以及承包方在投标书中的相关描述。
验收方式:现场实测。
以上所列的前两次验收根据工程实际进度进行,后三次验收在系统整体验收时一起进行。
第六步:验收报告
每次验收完毕后需提交验收报告,对验收经过及结果(包括:有关数据)进行整理记录,以备存档。并向用户提交验收报告以及竣工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说明书、设备技术说明书、工程协议、图纸会审记录、设计修改签证和设备分布清单,测试报告,系统图纸、管线图纸等),以备存档。
三:系统培训计划
为了使用户更好地掌握系统的使用与维护方法,我方可为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国内集中培训、国内用户所在地集中培训及现场培训等多项培训计划。
用户所在地集中现场培训:
培训对象:主要技术负责人
培训地点:用户所在地
培训内容:
会议系统基本原理 国际标准
会议系统构成 新技术介绍
设备的结构与特点 设备安装及与外设的连接
设备操作系统参数设定
系统检测使用注意事项
日常维护故障诊断与排除
参加人员:我方将派经验丰富的授权技术工程师授课并指导实习。
用户方每个设备安装站点可派1-2名技术人员参加培训。
培训时间:
一阶段:为期2天的理论培训;
第二阶段:为期1天的操作培训
培训教材
我方将向参加国内集中培训的人员提供每人一套有关所有工程设备的中文技术简介及一套英文详细技术资料,中文资料由我方在培训时提供,英文资料随设备提供。
我方将在今后以定期和不定方式期的向用户免费提供业内Z新的市场及产品动态的分析资料。
现场培训提供中文设备操作快速指南一份及随机提供的一套英文详细技术资料。
四:音响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1:大屏幕、音响设备,灯光设备实行专人专责制度,其它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动用设备
2:音响器材开机关机顺序:正开(音源-调音台-周边设备-功放-音箱),倒关(功放-周边设备-调音台-音源)。音响设备若有音量旋纽,开机、关机前,Z好把音量旋纽关至Z小处。这么做的意图都是为了减轻开机、关机时对音箱的冲击。
3:不允许工作状态下,插拔连接线和开关电源,以免由此产生的冲击而损坏机器或音箱。
4:扩声设备工作过程中若发出异常的声音,应立即关断电源,停止使用。并请有经验的合格维修人员维修。自己不要擅自打开机器,以免使机器遭受更大的损坏或造成触电事故。
5:调音台的维护与保养 :调音台台面不能放置任何物品,以免压坏电位器旋钮和音量推子。严格防止水或其它液体物质流入调音台面板以及流入调音台推子内,使调音台短路损坏。每次使用完毕应将音量推子拉回到底部或按下静音开关,以完全关闭调音台输出信号。每次使用完毕及时使用防尘罩盖好调音台,防止灰尘等物质进入调音台。定期清理调音台上的灰尘,建议使用吸尘器进行清理,避免灰尘从音量推子进放调音台。
6:功放机的维护与保养 :在关闭设备时要先关闭功放机再关其它设备,否则会烧毁功放机和音箱。定期清理功放机面板和风扇防尘网上的灰尘。如果设备长期不使用,要定期(视环境潮湿情况,Z好每周)进行设备开机运行(1小时以上),预防设备组件因潮湿及其它环境因素问题而引起的损坏,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7:音箱的维护及保养 :音箱是怕潮设备,音箱所处的环境应在干燥的环境。禁止使用水进行清洁音箱外体,建议使用碧丽珠进行清洁。禁止使用任何液体物品进行清理喇叭音盆,如灰尘过多只需用吸尘器清理即可。
8:话筒的维护及保养 :有线话筒定期检查话筒和接头的连接情况和话筒线是否好坏。有线话筒使用完毕应将话筒中的电池取出,防止电池漏液而使话筒被腐蚀损坏。话筒头内的海绵可以定期取出用洗洁精进行清洁。禁止使用话筒显示弱电的电池。
9:无线话筒(手持式、领夹式)的使用注意事项:
1):手不要握在话筒的网头上:这是因为,所有话筒的受话部分均有一定的指向性,如果把手握住网罩上部分,会严重破坏频率响应,还会由于手掌的聚集效应、产生聚焦、回授等。
2):手不要握紧话筒的天线发射部位
一般手持式话筒,其发射电路及天线位于话筒的下部(远离咪头那一端),当我们用手握住时,会大大衰减发射功率,影响接收效果。
3):不要把两支无线话筒握在一起使用
由于手持无线话筒是两个发射器,本身会产生谐波池露,当两支无线话筒靠得很近时,它们相互之间的谐波会互相调制,产生干扰,严重影响发射接收及音质。
4):话筒与嘴不要过近
在使用中,话筒与嘴巴的距离一般保持在5-10厘米为佳,过近,会产生近讲效应,过远声音很轻,均会破坏音质。
5):避免话筒直接面向音箱
话筒如直接面向音箱,就声系统来说,形成了一个闭合环路,会产生正反馈振荡(啸叫),这是必须避免的。对于领夹式话筒,主要是要防止离嘴巴过远,应尽量靠近嘴部,而头带式话筒则是要避免嘴巴正对话筒头子,避免发声气流的冲击,应往两边移一下。